弗雷德·佩里

2025-11-20 16:51:54

弗雷德·佩利的銅像豎立在溫布頓全英草地網球俱樂部

弗雷德·佩利在英格蘭柴郡斯托克波特出生,他的父親曾是英國工黨的下議院議員。 佩利早年是一位乒乓球運動員,1927年,他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第三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單決賽中,擊敗東道主選手Miklos Szabados,獲得冠軍,並打破匈牙利運動員壟斷前二屆男單冠軍的局面。 他亦是第一屆世乒賽舉行十年內唯一非匈牙利籍的男單冠軍。

佩利在十八歲才正式學習打網球,並將其體育事業由乒乓球轉移到網球,他是採用大陸式握拍法的,配合在他乒乓球生涯時學會的快速移動,令他很快適應網球競技。 1934年,他打入了美網男單決賽,對手是澳洲球員積克·克勞福德(Jack Crawford),賽前他已奪得澳網、法網和溫布頓男單冠軍。 一位名叫約翰·基蘭(John Kieran)的美國記者在描述積克·克勞福德立志在當年奪取前面所說的四項賽事的冠軍的雄心壯志時,將其比喻成「A countered and vulnerable Grand Slam in bridge」。 最後,佩利在五盤大戰中以盤數3-2(局分 : 6-3, 11-13, 4-6, 6-0, 6-1)擊敗對手,取得個人首個大滿貫男單錦標,並粉碎對手成為史上首位年度大滿貫(Grand Slam)網球員的希望。

1933年的台維斯盃決賽,佩利率領英國隊擊敗尋求七連冠的法國隊,令英國隊自1912年後重奪冠軍。

他在1936年或以前已奪得八個大滿貫男單冠軍,不過當時他仍保留業餘身份,直至1937年,他才轉入職業。

1938年和1941年,他奪得美國職業網球錦標賽(U.S. Pro Tennis Championships)男單冠軍。

1984年 - 佩利首奪溫布頓男單冠軍後五十週年,他的銅像豎立在溫布頓全英草地網球俱樂部內。

深度分析报告